马上就是牛年春节了。
据粗略统计,每年春节国内约有30亿人次流动,这是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,全球围观。
这种景象今年看不到了。
临近春节这段时间,全国新冠病例呈零星散发甚至局部病情爆发态势。
截止1月26号,全国共有9个高风险地区以及76个中风险地区,除了4个中风险地区位于上海,其余所有高、中风险地区均位于黄河以北。
自元旦以来,北上广等24个省份纷纷发出倡议,呼吁各地群众:
就地过年,非必要不返乡,非必要不出行。
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“就地过年”正式打响。
为了引导更多人就地过年,过一个好年,各地政府也是拼了。
红包、补贴、消费券、减免房租、免费流量、门票、免费乘车、入户积分、入学积分...
最早发动攻势的是苏州相城区。
1月11日,苏州相城区率先推出补贴措施,外地留相可得补贴500元+100元,国有公寓租金减半。
出手最大方的是合肥开发区,一次性补贴2000元。
丽水开发区,每天加班补贴及用餐补贴一共70元,可补贴29天,理论上也可得到2000元。
其次则是江苏、浙江、福建,就地过年可拿到1000元红包。
上海一次性补贴700元,宁波666元,天津补贴300元。
广东赠送消费券、口罩、免洗洗手液,投入至少2600万元,向留粤过年的异地务工人员赠送年货或网购券。
最特别的是深圳龙华,将发放10万个数字人民币红包,每个200元。
有一些省市则举办文娱活动,丰富留守工人的文化生活。
比如陕西为省外在陕职工提供法律援助、便民服务、在线求职、婚恋交友、心理咨询等各项人文关怀,通过开展1元2元嗨购、1元观影、发放旅游一卡通等普惠活动,让省外在陕职工过上一个难忘的春节。
对于有入户需求,家中有适龄儿童上学的可以关注下面的积分信息。
苏州可以加15积分,用于落户、入学。
宁波北仑,符合规定入学及落户可分别加10分。
浙江台州,增加5积分。
浙江嘉兴秀洲,增加5积分,用于入学,父母双方可加10积分。
广东江门加分3-5分,用于秋季入学。
政府积极发钱留人,在真金白银诱惑下,你会选择就地过年吗?
就地过年已经成为网络热门话题。
看看网友怎么说。
“不管在哪里,最好不要到处跑,不要给国家制造麻烦。天气冷,执勤人员不回家过年也没什么,吃年夜饭时候可以跟家人视频,好比跟家人一起过年一样。”
“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尽量不要回家过年,不要给国和家带来麻烦,也希望父母能理解和包容。祝天下父母健康快乐平安。”
“回趟家很麻烦的,我们这要隔离一星期,各种登记,还不如就在外地过年算了,等高峰期过了再回家,而且过年加班啥的也有补助。”
一定要返乡,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。
如果从境外和中高风险区返乡,还要配合落实好“7+7”和“2+1”管控措施,即集中隔离7天并做1次核酸和血清检测,然后居家隔离7天并做1次核酸检测。
做一次核酸检测要300元,第二天才能拿到报告。
跑上跑下,方方面面加起来忒麻烦!
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说法:
中央要求“从低风险区返乡持绿码即可”,到省里变成“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”,到市就变成“要居家隔离”,到镇里变成“核酸证明+集中隔离+居家隔离”,到村里变成“禁止返乡”。
防疫政策层层加码之下,有一些地方变相阻断人员出行、返乡。
好不容易回家,分分钟变成“在家隔离过年”,就没意思了。
农民工、城市服务人员、打工人这些群体就地过年吧,不管愿不愿意。
家有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或者夫妻已经几年没见面的,实在必须回家的,做好措施哈。
有的人回家躺几天就为了积攒下一年战胜困难的勇气,回去吧。
最好事先了解清楚老家防疫“土政策”。
那么今年你是就地过年还是冒着隔离风险回家?
就地过年可以拿多少红包呢?
事关3.5亿人的福利来了
保险公司为什么要设置等待期?等待期内出险一定不理赔吗?
寿险已经带意外身故,为何还需要购买意外险?
国产新冠疫苗免费开打了,保护率79.34%,你什么时候可以接种?马斯克为何高度评价mRNA疫苗?
重疾险为啥纠纷那么多?只因为这些小心机